首页 貴妃二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皇帝真要有心為難國公府,他再努力克制也沒用,還不如趁著風光之時,讓自己活得舒心。

鄭氏沒再提後半段白鼠的事,提了恐怕他得拍手叫快,夸那孽障做得好了。

鄭氏把昭德皇后拿回來的五張畫像遞給了國公爺,言簡意賅,「你去打聽打聽,什麼價位。」

國公爺還以為是她看上了那塊地要買,接過畫卷展開,看是幾個相貌上佳的年輕男子,愣了愣,當下明白了她什麼意思,抬頭看了一眼紗簾外跪得七歪八扭的人,身子挪了挪靠近鄭氏,悄聲問道:「到這個地步了?」

鄭氏扯了一下嘴角,冷冷地道:「半個月內,上門來的倒有十餘家,不是填房便是妾。」

曾經的貴妃即便被退回來,那也是皇帝的女人,有點名望的大戶不會自找麻煩,只剩下一些不知天高的阿貓阿狗跳得歡。但也並非無路可走,世上不乏有困於囊中羞澀的良人,「我尋思著想要找個心甘情願娶她的良家郎子是不可能了,總有缺錢財之人。」

這話國公爺不是很愛聽,好像他堂堂國公爺的女兒嫁不出去,非得塞銀子,且說這畫像上的人他一個都不認識,能過昭德皇后眼睛的人家世必然清白,但也太過於『清白』了,一看便是些寒門書生,家裡一窮二白,長得好看又有何用,如何過日子?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經歷,再嫁得格外慎重,不用急於一時,韓國公迂迴道:「還是問她喜不喜歡。」

鄭氏一哂,譏誚道:「她喜歡皇帝,你再讓她進一趟宮?」

進宮是不可能。

當初她進宮那會兒,韓家正被朱家檢舉貪墨災糧,處在刀口上,他曾千勸萬勸自己死了就死了,韓家的前程自有兒郎去爭,不需要她一個姑娘去犧牲。

她怎麼回答的?

「家世,樣貌,父親認為我哪點不如旁人了?女兒有那個信心得到陛下的獨寵,你就等著做國丈吧。」

大情大義,一片孝心,還不是為了家族。

後來被皇帝退回來也並非她個人的錯,皇帝同意韓家的人入宮,目的是想穩住昭德皇后,誰知昭德皇后並不買帳,依舊與皇帝在宮中打起了擂台,皇帝一怒之下,把人趕出了宮門。

自己已過不惑之年,膝下就這麼一個女兒,放在眼皮子底下養了十六年,養得珠圓玉潤,進宮短短一年,便瘦出了尖下巴。

宮裡有什麼好?回來了才好。

思及往事,韓國公滿腔懊悔,暗自咬牙道:「總歸是咱們欠她的,這些年我也結交了些人脈,門下學生眾多,我挨個去求,不信求不來一段好姻緣。」

鄭氏冷眼看著他。

他韓國公自稱有一雙鷹眼,把朝堂上下看得通透,唯獨看不清自己的女兒。

她怕不是為了什麼家族孝心,當年昭德皇后大壽邀她去賀壽,回來的當日便生了進宮的念頭,在那之前她喜歡過誰?先太子、秦家的大公子、范家兒郎,她都說過要嫁。這些人官職相差萬里,但有一樣長相都不錯。

她懂什麼是夫妻之情?她只會看臉。

堂堂貴妃被退回娘家,但凡換個長了心的,一條白凌早了結了,可瞧瞧她,這半月來紅光滿面,何時見她惆悵過?不過也好,心大的人總比多愁善感的強,若她三天兩頭的哭鬧,一個不活了更難辦。

鄭氏不想再做無用功,打消了韓國公的念頭,「你的幾個門生里,稍微能看的都已成了家,餘下的你滿意了她不會滿意,明日讓世子先把人請過去,讓她挑,挑上了你再收入門下也不遲。」

鄭氏乃韓覓陽的先生之女,當年一塊兒讀書時學問不比他低,嫁入韓家後便成了韓覓陽的半個軍師,話語權十足。<="<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