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家子樸實的莊稼漢,從來沒有去過這樣遠的地方,幾個孩子在牛車上嘰嘰喳喳,高興得很。

宋三郎心中熨貼,沉靜下心來細細感受生活。這一路上有不少人間百態值得品味,這些感觸都會化成筆下那些沉澱厚實的論點,讓筆下的觀點真切落到實處。

牛車在官道上搖搖晃晃,車轅上新刷的桐油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

趕了兩天的路,前方終於隱約出現州府的輪廓,宋大郎抹掉額頭上的汗,露出一抹笑,「再過兩座橋,前方不遠就是州府了。」

宋知雲幾個聽到州府就在前方,更是興奮。

「那我們是不是就能去大酒樓啦,那有好多好多甜點鋪子。」

宋知雲滿眼都是興奮:「聽說還有很多玩具,好多好吃的!」

一家人都高興,宋明玉內心也雀躍,這還是來到大順朝之後第一次去州府。

牛車繼續往州府的方向去。

宋明玉趴在竹簾縫隙處,忽然指著遠處驚呼:「爹!好多白幡!」

宋老漢轉身往宋明玉所指的方向看,只見不遠處的山上一片白茫茫的招魂幡隨風而動,隱約可聽見嗩吶吹吹打打的聲音傳來,夾雜著淒烈的哭聲。

宋老漢將寶貝閨女抱在懷裡,摸摸她的腦袋,「囡囡,那都是很多人日思夜想的親人,咱們敬畏,也不去打擾。」

宋明玉點點頭,林老婆子擔心幾個娃子餓著,遞過來幾個糕點,宋明玉就安心窩在宋老漢懷裡咬著小兔子形狀的糕點,甜絲絲的,一路甜到心裡。

她不止一次感慨自己有幸投身到老宋家,爹娘都是明事理的人,會用最溫柔的方式來講道理。

家裡人也都和藹,三個侄兒雖吵鬧了些,但也算聽話上進。

......

牛車經過一個驛站。

驛站如同褪色的水墨畫,青灰牆垣上爬滿暗紅斑痕。十幾個流民蜷縮在拴馬樁旁,官差正用浸過藥水的掃帚清理牆角的穢物。

濃烈的蒼朮味隨風飄來,宋老漢下意識摸向腰間藥囊。

「這是揚州來的難民。」驛站驛丞端著藥碗嘆道,「說是那邊鬧了兵災,竟比咱們遭疫還慘,紛紛逃難來到咱們徽州。」

驛丞身邊的另一人問道:「就讓這群流民待在這嗎,可更深露重,這樣下去......」

驛丞轉身:「那不然去哪?他們沒有通關文書,就進不了城,起碼這個地方人流多,萬一有個好心人賞點飯吃,還能掙個命活。」

另一人沉默後,道:「還是您想得深遠。」

驛丞嘆氣,手中端著的碗隨著他的說話聲晃動,碗底沉澱的葛根渣滓隨話音晃動,在粗陶碗沿拖出蜿蜒的痕跡。

宋家人在驛站外餵了牛,將這幾句談話聽了個完全。

宋三郎難得回到平地上,握書的手緊了緊。看著那群蜷縮的流民,與書頁間《孟子》的「仁政」二字重疊。

他忽然想起章太醫離任時,曾在城隍廟前說的那句「醫國如醫人」。

「安得廣廈千萬間.......」

「三郎,該上路了。」宋大郎喊他。

宋三郎連忙收拾包袱,猶豫了一瞬,還是將自己的兩個饃饃快速分成好幾份,遞了過去。

流民們接到食物,止不住地顫抖跪拜,「多謝恩人,多謝恩人!」

宋三郎沒說話,一家人上了牛車離開。

州府前的大路還算寬敞,吃飽喝足的老牛不一會就到了大門前。

出門前宋大郎特地帶著全家人去了里正處辦理文書,因此守城的官兵也沒為難他們。

領頭一個檢查的官差將牛車上下翻了一遍,將文書還回去,「來科考的?」

宋大郎臉上掛著笑,「是,家中三弟前來參加府試。」

「走吧。」官差大手一揮,宋家的牛車也順利進了城。

踏入州府城門的那一刻,宋家人只覺自己仿若被捲入了一場綺麗又喧鬧的幻夢,牛車在這個繁華的城鎮裡就如同一滴最不起眼的水匯入華麗的大海,顯得格格不入。

宋知江三個小子眼睛瞪得溜圓,這與他生活的稻香村相比,這裡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牛車平整駛入。

街道寬闊平坦,足以容納數輛馬車並行,青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發亮,映著熙熙攘攘的人影。

道路兩旁,店鋪林立,招牌高懸,幌子飄搖。<="<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