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仁本想來送個賀禮就走,耐不住宋家人熱情,好說歹說留下吃了個晚飯。
酒過三巡,兩家人都敞開了心扉。說到今後的打算,林老婆子說:「謝家是咱們的貴人,這間食肆的後院能住人,咱們暫時就在這住下了,也方便經營這間鋪子。」
「至於幾個娃子讀書的事,大郎已經解決了,囡囡也跟著一塊去,這兩日就能去白澤書院報導,跟著適齡的娃子一同讀書。」
「聽說興寧縣裡建了個女子學堂,縣太爺有往下面鎮子擴建的打算,到時候再看看,若是成的話,就將囡囡送到女子學堂去,這樣老婆子也能安心一些。」
王懷仁摸著鬍子點頭,「好打算。」
想到什麼,他語氣一頓,「這日子不算安穩,接二連三的天災死傷無數,州府的幾個大官熬禿了頭,最近大雨接連不斷,得需防範。」
他語氣頓了頓,「好在福滿鎮山高路遠,不受外邊侵害,情況還能好些。但也得需注意,多囤糧食是不會錯的,外頭局勢緊張,天災頻發,各地都動盪不已,咱們徽州還算是安穩的地兒。」
宋家人一聽這話,立馬正色坐直了身子。
雖然他們不懂那麼多家國大義,但也知道,若是天下動盪,最受苦的就是他們這些老百姓。
林老婆子想到三十多年前的一場政權更迭的動盪,戰火幾乎把整片大地都燒成了焦炭,無數人流離失所,成了難民,那真叫一個人間煉獄。
王懷仁看到宋家幾人都嚴肅起來,知道他們都聽進去了自己的話,繼續道:「說句大逆不道的,皇上昏庸,朝堂被奸臣把持,沉重的徭役賦稅壓死了多少人。」
他眼神銳利,手指沾了水在桌面上邊畫邊道:「去年霜災的事,北邊反叛軍鬧得人盡皆知,揭竿而起的理由便是賦稅太重,如今朝廷大臣為了想法子圍剿叛軍,徹夜不眠。」
「咱們南方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揚州知府一夜之間被滅門,反賊占據知府,號召南方的叛賊前去商議反叛的事,且這揚州府和咱們徽州距離又近,若是朝廷出兵,咱們徽州就會成為第一個戰場。」
宋老漢聽得心如擂鼓,只覺得連視線都有些暈眩。
那可是打仗啊,一死就是一大片!
他一拍桌子道:「囤貨囤糧這事絕不能耽誤了,得需立馬提上日程。」
宋家人面色嚴峻,趕緊點頭同意。他們都沒有濟世救人這麼大的志向,最大的心愿便是一家人能好好活著。
稻香村在大山里,到時候就算戰火燒到這來,暫時也不會到稻香村里去,暫且還算是安全的。
想到此,宋老漢心裡略微平靜一些,他拱手道:「多謝王兄的提點,你也應該多注意才是,有任何事儘管來此處或者是稻香村找咱們宋家。」
王懷仁點頭,見此行的目的達到了,兩家人寒暄了好一陣。又和宋三郎單獨聊了一會,仔細詢問他府試的事,這才滿臉帶笑離去。
一家人圍著大桌子商量接下來的事宜。
宋老漢面色沉鬱道:「接下來的這段日子不會安穩,咱們找個機會,給謝家說一聲,回村里也給村里人說一句,讓他們早點準備起來。」
別等會又像先前的雪災一樣毫無防備。
而且宋老漢有預感,這次涉及到戰爭,定然會比先前的雪災來得還要猛烈。
「咱們這段時間先在鎮子上繼續做生意,暗裡多囤些糧食,觀察風聲,若是情況不對,咱們就立馬回村。」
昏暗的燈火下,一家人沉重點頭。
商量了半宿,食肆中的桌子還沒開始收拾,林老婆子拍著大腿道:「行了,先收拾吧,等會還得準備明天的食材,事還多著呢。」
一家人紛紛動身,將桌面上碗筷都張羅收拾起來。
暮色里,宋明玉踮腳數著錢匣里的銅板。小丫頭忽然「呀」了一聲,舉起枚金燦燦的物件:「娘親!碗底粘著這個!」
林老婆子拿起一看,竟是個鏨著「謝」字的金瓜子。
「這......」
宋老漢走上前來道:「應當是謝老夫人留下的。」
「先拿著吧,也是謝家夫人的一片心意,咱們更要記著謝家的好才是。」
*
日子就這樣緊鑼密鼓地過下去了。
宋家人也慢慢熟悉了食肆的生活,漸漸在福滿鎮上扎穩腳跟。
不忘多囤糧食。
這日,卯時的梆子剛敲過三響,謝記食肆的煙囪已吐出青白色炊煙。
朱秀兒踮腳將木窗支開半扇,晨風裹著玉帶河的水腥氣湧進來,沖淡了後廚蒸騰的米香。<="<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