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纓卻疾言厲色地打斷了他:「你要是還有半點良心,就不要再出現在我面前,更不要來叨擾裴娘子!」
「回去過你夫妻恩愛、兒女繞膝的好日子吧!不要再來打擾我!」
駱超央告的話頓時斷在喉嚨中,一臉尷尬。
他們父女間的事,令漪不好相勸。只是她確有些事還需問問駱超,便對華纓道:「你先隨簇玉進去,我還有些事,想問問伯父。」
華纓點一點頭,淡漠地跟隨簇玉先行進府了。駱超牽掛地望向女兒背影,令漪瞧在眼中,沒來由地鼻翼微酸。
她忍不住想,若是父親還在就好了。她無意去評判這對父女間的種種恩怨,也理解支持華纓自己的選擇,她只是,很想很想父親罷了……
「娘子有話要問我?」
片刻後,令漪延駱超進了王府會客的小花廳,對方開門見山地問道。
她回過神,點一點頭:「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想問一問,當年我父親的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駱超聽後,緩緩嘆了口氣:「你父親他,的確是被我所連累。」
當年他奉命出征柔然,一時不察,被敵軍困守在懷荒郡,糧草將絕,消息盡斷,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損兵折將地派出副將虞伯山拼死突圍,前往囤兵塞上的皇長子嬴澤處求援軍。
然而一月過去,消息卻始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又聽聞無可奈何之下,只得選擇開城門投降,心想,先假意投降,將來一有機會,就帶著部下逃回魏境。
可他哪裡能想到,虞伯山回去之後,皇長子轉首就向先帝告發了自己的投降之罪。先帝因之大怒,將他的父母族人悉數下獄,後又殺他全家,妻女皆沒入教坊,至此,故鄉,故國,就徹底回不去了。
至於裴慎之,彼時他們連見也沒見過,只聽妻子說,華纓曾救過他女兒,他曾帶著女兒上門致謝。但彼時他統兵在外,根本不知曉此事。
後來,再聽說他名字時,卻是對方因替自己仗義執言,以同黨論處,被先帝處死。
這些年,他一直想不通其中的彎彎繞繞,想不通為什麼一直信重的下屬會背叛自己,想不通素不相識的人會因替自己說了幾句話而死在獄中。
直至今年晉王找上他,在信中告知了他當年的事。
原來,當年他還尚未投降之際,皇長子就援引虞伯山的話誣告了他投降,先帝聞之大怒,將他父母族人下獄,裴慎之身為御史,出於公道,說他為人忠孝,如果是反也一定是迫不得已,或許另有打算。
而後,太子也為他說話,極力說服了先帝不殺他的家人,再等一等。但不久t之後,他終因抵抗不住投降,而邊境上也傳出他早已投降、為柔然練兵的消息,兩則消息一先一後抵達先帝耳中,先帝確信無疑,這才殺了他的家人,他也因之徹底回不去故國,終於接受柔然的冊封。
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讓他徹底背負叛賊名聲,讓素昧平生的裴慎之成了他的同黨,而太子則成了那個主謀,說是太子與柔然勾結,指使他引賊寇入境,好借柔然人之手打壓皇長子的勢力。可太子既為儲君,根本沒有這樣做的必要,他們遂改口,說他原是太子一黨,前時太子為他說話,是為包庇。
先帝只是斥責了太子,但裴慎之,可就沒這樣的好運了。皇長子想利用他攀扯到太子身上,他不肯即遭嫉恨,而先帝也不信他與自己素昧平生卻肯為他據理力爭,於是他被賜死在獄中,還被扣上了反賊的帽子。
世道渾濁,清白,反而成為了一種罪過。
裴慎之的命,與駱家上下幾百口人的命,以及他那點微不足道的清譽,就這樣淪為了權力爭鬥的犧牲品。
就連太子,也在幾年之後被皇長子做局陷害時重被掀出此事,又一次引發先帝的猜疑與怒火,幽禁在上陽苑,不明不白地死去。
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令漪早已紅了眼眶。駱超亦長嘆道:「若女郎想要替令尊翻案,在下願出庭作證,報答令尊與女郎對我家的恩情。」
女郎清潤美麗的杏眼中早已浸滿淚水,她微微回過身去,拿帕子拭了拭,勉力笑問:「能行嗎?」
「我與令尊確不相識,事發之初,我甚至不知千里之外會有個素昧平生的人因我枉送了性命。我聽說,他們還偽造了我和你父親來往的書信,信中有我叮囑他照顧家人的內容,屆時,就想辦法從這些書信里,尋找突破點吧。」
令漪木然頷首:「那好,我再問問我王兄。」
她這時全然沉浸在父親被冤殺的悲傷之中,根本無暇撐起心神來待人接物。遂命寧靈送了對方出去。駱超又千恩萬謝過營救華纓的恩情,終究是不甘心地望了眼王府鱗次櫛比的重重烏檐,長吁短嘆地走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