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春。◎
洛陽皇宮,永巷以北是為永寧宮,俗稱北宮,歷任太后在先帝駕崩後,皆會從中宮遷往永寧宮,此時永寧宮的主人是太后謝氏。
謝太后只是先帝的繼後,但她在這座宮殿中見證了陳郡謝氏的興衰,也見證了曹啟皇帝的成長曆程。
曹啟皇帝雖非先帝之子,她卻始終對他視如親子,他的任何決定她都不曾干涉,甚至需要她提供支持的時候,也從不猶豫。
她和曹啟皇帝不是母子卻勝似母子,在這座古老的宮殿內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二十八個春秋。
因此,曹啟皇帝對她非常尊重愛護,哪怕當初他親手把以謝太傅為首的政敵斗出朝堂,他都不曾對她怠慢半分。
入夜,春寒料峭,夜空中只有少許玄月。
自陸烈領兵北上後,曹啟憂思不已,常到永寧宮找太后訴苦。
「母后,這些年,朕真的太累,真想就這樣撒手不管了,這天下,誰愛要就給誰」曹啟嘆道。
謝太后已經不記得這是他第幾次發出這樣的感嘆,剛開始,她還開解一二,如今早已習慣,只是在一旁安靜聽著,反正他每次想撂挑子,都沒成功。
嘗試過權利滋味的人,又有幾個真捨得放下權力呢?皇帝也只是凡人罷了。
須臾過後,謝太后笑回:「你不是已經讓南安王世子去明堂祭祀了嗎?以後讓他替你分擔一些,就不會這麼累了。」
曹啟皇帝聽了,嘴角露出一絲輕蔑之色,「就他?朕不過是想通過他釣幾條魚罷了,他哪裡有資格替朕分擔?」
謝太后端茶碗的手一頓,想到皇帝這些年的行事,靜默片刻後,「你這一出,讓大家都以為他會是下一任太子,昨日成都王小世子還和哀家說洛陽太冷,想回成都了。」
成都王世子是幾個藩王公子中年齡最小的,也是看起來最沒城府的一位,用他的話說:他就是來洛陽玩的,等見識完洛陽景致,吃完洛陽的美食後,他就會回去。
成都確實比洛陽暖和,也更加濕潤,他早就想回去了。
成都王在世子臨行前再三交代過:那些公子都是大哥哥,你爭不過,所以不要去爭,安心玩到選定新太子後回成都就行。
提到那個性格跳脫的成都王世子,曹啟皇帝又想到自己的年少時光,嘆道:「還是年輕好,朕像他這麼大的時候也不喜歡洛陽。」
他未被先帝過繼為太子的時候,身為清河王世子的他,在清河郡隨幾個兄弟學習生活,雖學業繁重卻沒有朝臣整日盯著他,年少時光很是輕鬆愜意。
謝太后見他開始追憶往昔,也不由自主去回憶當初才來洛陽的皇帝,她記得他被選定之時,臉上看不出太多喜悅之情。
也是,這皇宮,不過是一個巨大的牢籠罷了,又有幾人會真心嚮往呢?
「哀家不知你作何打算,只是,他日你選定他人,曹善發現自己空歡喜一場時,會不會因心存嫉恨而報復?」謝太后擔憂道。
「此子能力配不上野心,卻又心狠手辣,竟然差人去刺殺已入佛門的兄長,若讓他繼位,我曹氏子孫又有幾人能過安穩日子?」曹啟皇帝義憤填膺地回。
他讓夏侯湛查了那些刺客,萬萬沒想到竟然是曹善的親隨差人去的,雖然親隨早已逃離洛陽,曹善卻無論如何都洗脫不了嫌疑。
他這次祭祀就是故意讓曹善露臉,好釣出在背後支持他的人,若想讓人瘋狂必先讓其膨脹,他倒要看看,待他膨脹後,背後有多少世家是迫不及待找他投投名狀的。
謝太后也沒想到,那個每次請安時一副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曹善,竟然會是這樣的人,驚詫道:「真是他所為?」
曹啟皇帝點點頭,「夏侯湛所查,錯不了。」
「母后,曹氏子孫本就不如世家昌盛,已入佛門的兄長,他姑且容不下,那這些和他一起競爭過的公子們,以後又如何能安生回封地?」
謝太后聽後,久久沒能回過神來,想想陳王的七步詩,再想想大魏建朝以來從未出現過因皇位而兄弟相殘的慘事,她也很認同皇帝之言。
哪怕當年武帝偏心陳王,文帝繼位後也只是清算陳王黨羽,對陳王卻未下殺手,反而用一首詩給他下了台階。
「其先祖能寫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卻只因朕多次去白馬寺就對自己兄長痛下殺手,簡直令人髮指」曹啟皇帝提起這事,依然難平憤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