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宋仁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太不宋朝的皇帝了。

至於御史後頭的彈劾宰相,尸位素餐,不能匡輔朝政之類的話趙昕全沒入心。

本朝的台諫官是這樣的,作為平衡相權的一大手段,專門逮著宰執咬。

幾十來,形成了似乎不咬宰執就喪失了語言功能的奇怪形狀。

然而趙昕還是忍不住去打量三位站位靠前的宰執。

結果就是看到了呂夷簡在笑?

雖然笑容很淺,但的確是在笑的。

趙昕這下是真懵了,不是,被彈劾呢!嬉皮笑臉算什麼樣子?好歹裝一下啊!

緊接著趙昕被上了一頓結結實實的帝王心術課。

「卿言有理,封豫王為太子,知開封府,開府儀同三司,兼中書令,著禮部擇吉日行冊立禮。

宗亮……」

趙昕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忙不迭從椅子上跳了下來,規規矩矩面對著御階躬身道:「臣在。」

趙禎的話沒有半點停頓,十分流暢地繼續說了下去:「自今日起,你就可用太子規制。往後朝會,你就坐於此處。」

趙昕本能地感覺到不對勁,這種首倡之功,該是歸於百官之首的呂夷簡才對。

而且他怎麼聽著背後似乎有議論聲啊。

他當太子不早就是朝野共識了麼?

但天子金口玉言,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是能拒絕的。

只是行禮謝恩的速度就有些慢。

趙禎看出了他的猶豫,也看到了百官的交頭接耳,直接朗聲笑道:「最興來你不是要學朕的王天下之法嗎?爹爹就在這教你。你也可輔朕理事。」

這下趙昕終於反應過來了。

他爹是不聲不響憋了個大的,把坐朝理政的權力放給他了。

雖然仍舊不能像漢唐的太子,建立起一套獨屬於自己的班底,或言之小朝廷,權力十分有限,但在本朝卻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啊。

呂夷簡臉上的笑容終於凝實了。

御史台那班邀買直名的瘋狗,咬鐵板上了吧。

官家就等你們這句話呢。借冊立太子之事放權,真是好計謀。

只是他雖想到了官家默不作聲地憋了個大的,卻萬萬沒想到是個這麼大的。

賦予太子坐朝理政的權力,自然就會有人圍繞在太子身邊。

縱然比不得漢唐太子各有衛率,可以隨時隨地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宮變,然而五代相殘的天家父子也不是都握著兵的。

他看不穿官家的用意,準備等等再說。

反正御史中從不缺一根筋,以犯上為榮之人。

果不其然,大殿之中只安靜了極短的時間,就有人高聲奏道:「官家,臣以為此事不妥!」

趙昕看到自己那無良爹沖自己眨了眨眼睛。

那意思很明顯,路就給你鋪到這,接下來的關該你自己去闖了。

第15章

趙昕的心情宛如過山車般,從震驚、暴躁、嫌棄,最終變為徹徹底底的認命。

這倒霉催的,過年家族大聚會,被架著去表演節目是吧。

趙昕心中的念頭紛亂,但心情卻十分平靜。

因為華夏繼承制度雖著重血緣,但血緣卻僅僅只是基礎。

後嗣子孫能夠依靠血緣拿到財產,卻不一定能夠掌握完整的財產支配權。

伊霍之事,可不是說著玩的。

想要築就權力高塔,必須還要壓服下面的人,至少是絕大多數人。

不然在權力交替更迭時也不會有國賴長君,主少國疑這些個詞被反覆提及。

作為儲君,他遲早要接觸到如何將完整權利握在手中這門必修課。

區別無非是現在有趙禎這個無良爹看著,可以托底,將來沒人看著,所有事得全靠自己。

行吧,有人托底總比沒人托底強。

天生是個樂觀派的趙昕很快說服了自己,轉過身去看那說不妥的發聲之人。

喲呵,還是個穿紅袍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