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宗朝的帽妖案來看,民間的輿論是能影響到中樞決策的。
而這些小報,無疑是引導輿論的絕佳手段。
豫王之所以讓他們暗中行事,就是因為民意只能暗中引導。
露出朝廷身份反而會讓那些閒得沒事,一味磨牙的百姓們生出逆反心理。
在薛澤自嘆弗如,心中充塞著對豫王的崇拜的同時,也驀然升騰出一股野望來。
這些小報根本就是藏在民間的御史台,若是能握在手上……
東宮現在很缺文臣,他還真的是贏面最大的人物。
趙昕倒是沒想那麼多,只是熱情招呼他的班底來看這連著趕工兩天一夜,才弄出來的全新小報。
宋祁是師傅,目光掃了一圈後拿了印刷和紙張都是最好的汴梁日報。
緊接著是與趙昕私人關係最為密切的曹評,迫不及待選了邊報,種誼和張熙立時湊了過去。
晏幾道被王貢抱著,伸手將文賦報給抓了過去。
李瑋左右看看,最終挑了民生報。
趙克城與趙克堅兩兄弟一貫拘謹,於是取了被剩下的刑法報看了起來。
東宮現在就這麼幾位數得上號的人物,如今齊聚一堂展開報紙閱讀的肅穆勁,令梁鶴這個文學素養不咋好的人都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下意識地搓著手指上未乾的油墨,等待著評語。
哪怕他在其中只是個敲邊鼓的功勞,那也是功勞!多少人想得這個功勞還沒門子呢。
少一時,宋祁將自己手中最厚的汴梁日報看了個大概,都顧不上合頁,喜得連續擊打桌案,大笑道:「好好好,大王果然天授之才!」
以宋祁的眼光不難看出,這份小報內容翔實,排版合宜,針砭時弊恰到好處,又刪去了原先那些小報中為了促進銷量的淫詞浪語,虛言誇大,很符合他理想中的導民向善之用。
不不不,這已經不能被叫做小報,稱其為通俗易懂的邸報更為合適,大行於天下是遲早的事。
趙昕聞言笑得很開懷。
自己的努力成果能被人認可總是好的,哪怕這其中有他藉助系統取巧的成分在。
可有一說一,他這幾天也是為了本地化勞心費力,眼珠子都有點摳嘍了。
宋祁夸完了趙昕,又伸手取了另外幾份他沒有看過的報紙。
見邊報上刊載著不少對夏前線堅壁清野,嚴守城寨,夏賊數次搦戰均無功而返,以及夏民生活困苦,缺衣少食,有數百人攜家帶口前往投靠本朝的事跡,內容翔實豐富得好像親眼所見一般。
宋祁讚許地點點頭,東京城距離邊境還是太遠了,而過往幾年大家聽到的除了戰敗就是戰敗,導致已經百姓將西夏人想像成了一口一個人的猛虎,談之色變,只想著用歲幣趕緊把人給打發離去。
這些消息縱然不能盡去百姓對西夏的畏懼,
也能提振一下心氣。
至於詞賦報在前面兩者的襯托下就顯得有些平淡無奇,大多是一些歷朝歷代的詩詞賦與典故出處。
宋祁一看就知道是從龍圖閣里各種文集中抄錄的,對於仕宦世家不算什麼。
可對於那些想學詩文策論卻知識儲備不足的貧寒士子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
宋祁幾乎能肯定,文賦報會賣得最好。因為那些渴求功名的貧寒士子會比普通的市民更捨得花錢。
不過中間怎麼還插了菜譜啊,看做法還怪好吃的。
而民生報相較之下則顯得俗氣許多,多是一些市井消息,比如說朝廷稅制的改變,開封府打算修那條路,具體工期多久多久,請按時避讓。
還有些旁的就是時令提醒,民俗故事。
宋祁看得興味索然,可覷見一旁的李瑋看得津津有味,不由來了興趣,好奇問了一句為什麼。
李瑋家世是趙昕伴讀中家世最低的,過往沒受過多少教育。
長相也只有中下,所以話一向不多,舉止也有些畏縮,來東宮後一直是個小透明。
驟然被宋祁這個天下聞名的狀元提問,很是受寵若驚,定了定神之後才說道:「學生曾聽大王說過留置中縫,以待富商巨賈投之,民生報正得其宜。」
宋祁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嘴角抽搐,心道這可真是隨根了。李用和昔年為小商賈,這李瑋也往錢眼子裡鑽。
這事關國計民生的事,怎麼能沾染銅臭味呢,真是俗不可耐。
趙昕卻是聽得眼睛一亮,這還真是蔫人出豹子,他挑李瑋只是為了給老爹面子,一直沒發現李瑋身上閃光點,都在考慮著把人給養起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