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子力排眾議撐著打勝了這一仗,嚯嚯點羊毛根本不算事,更何況兒子還畫下了能讓夏人少養馬,削弱戰爭潛力的大餅。
趙禎身為帝王,自然知曉本朝軍隊在軍事上的弱點。那就是缺少良馬,即便能夠打勝,兩條腿也跑不過四條腿的,很難將戰果擴大。
這麼想著想著又開始擔心起兒子來,不由問道:「你讓梁鶴尋來的織工靠譜嗎?」
這是怕趙昕張羅的織羊毛一事不成,挫了銳氣。
趙昕立刻語氣雀躍地說道:「爹爹是要給兒子尋手藝高明的織工嗎?那兒子先謝謝爹爹了!」
皇帝的動員號召力可不是他這個太子能比的。
趙禎:……
他這個兒子未免也太會順杆爬了。
但一想到兒子難得提要求,便乾脆的答應了下來:「行,爹爹等會就下幾道內降,讓各州府搜羅技藝高超的織工,願意的就入京聽你調用。」
「謝謝爹爹!」趙昕笑得乖乖的。
這意思就是羊毛紡織的部門先掛在他名下,不收歸國有了。
趙禎忍不住摸了摸兒子柔軟的發頂:「最興來你應是很想夏使同意和議的吧,怎麼還吩咐富弼三日之期一到,立刻加碼呢?」
趙昕摸了一塊點心,開始嚼嚼,含混道:「爹爹可聽說過追漲殺跌的道理?」
「哦?」
「就是一家店賣東西,一天賣得比一天高,那些想買的人就會抓緊買,而且買得越來多。可一旦賣得比一天低,就沒人買了,因為大家都期待價格會繼續跌。
「西夏而今已經沒有能和咱們談條件的籌碼,兒子估摸著頂多抻他們兩次,這合約也就簽下來了。」
趙禎看著兒子,十分欣慰。
於是說道:「西夏戰事已平,爹爹打算召范仲淹與韓琦入京,我兒聰慧,屆時代爹爹看一看他們好不好?」
趙昕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韓琦姑且不論,那可是范仲淹誒。
無論是在朝在野,於文於武,為官治學都遊刃有餘的范仲淹誒!
死後還得了「文正」這個文臣的頂級諡號。
趙昕立刻點頭如啄米:「願意願意,兒子早想見見這兩位御邊的大才了。」
不出趙昕所料,賀從勖沒能撐到第三次,乖乖帶著加碼過兩次賠銀的條款回返夏國,讓李元昊過目,決定是否簽署。
五月十六,和議成。
五月十九,趙禎下旨讓范仲淹與韓琦歸朝。
就在趙昕翹首期盼范仲淹快快抵京相見之時,沂州忽然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捉賊虎翼卒王倫率十餘眾殺巡檢使朱進,公然造反!
第30章
趙昕前世開車時長期聽水滸三國的評書提神,聽到王倫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還以為是水滸傳中那個倒霉的梁山泊第一任寨主,因為不肯收留劫生辰綱事泄的晁蓋等人,被林沖一刀給攮死了。
再轉念一想,這時間對不上啊。然後鋪開輿圖一看,這沂州正是在如今的京東路,他前世被稱作山東省的境內,人就明白了。
水滸中的宋江、方臘都是有著歷史原型的,想來書中的那個王倫也多半是施老爺子借鑑了此時的這個王倫。
帝國疆域的龐大性,靠天吃飯、農耕經濟的脆弱性,加上交通工具的緩慢性,說一句華夏封建王朝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醞釀造反,並將造反一事付諸實踐都不為過。
更何況大宋朝奉行的是強幹弱枝的國策,相較於前朝,造反次數會更多些。
只不過可能大部分規模實在是太小,以至於還未形成聲勢就被當地官府給平了,連上縣誌的資格都沒有。
而且趙昕在逐步了解國家運轉體制的這幾個月中,對底下大部分官員的心態也有了基本了解。
在大部分官員眼中,只要幾個京城不出問題,那大宋朝就還是歌舞昇平、安樂祥和的大宋朝,旁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