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宋仁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唯一的不足是軍名聽起來過於中二,如果能換成太祖時期的「鐵騎」、「控鶴」、「龍捷」、「虎捷」就堪稱完美。

可當這四支上軍真正到了他手上,為著開封府一行做準備時,趙昕才感覺到被欺詐了是什麼滋味。

畢竟所謂的充足兵味,必須得建立在龐大的軍費開支上的。

常言道親兄弟明算帳,父子間也差不多,而趙禎在提條件的時候那叫一個絲滑自然。

上四軍作為真正的天子親衛,跟著你這個當太子的出趟外差,你好意思不給點出場費和補貼?

而功不二賞,既然兒子你賞過了,那我就可以省下這一筆錢了。

若僅僅是這樣,那還沒什麼。因為父子承繼,趙昕只當是提前犒勞了一把偉大的、忠誠的、必將屬於他的、皇家衛戍部隊。

真正的問題在於東京城內很快就有了是他軟磨硬泡才見到了上四軍,並且一度著迷,賴在馬場不願走的傳聞。

趙昕現如今已經是整個東京城的輿論操控者,所以沒費什麼力氣就查到傳聞的源頭和皇城司有些關係。

所以老爹您這也是想要加重武事,制衡文官,但又不耐煩和文官們周旋聒噪,於是選擇讓我背黑鍋?

是瞧著我身上和文官不對付的標籤足夠多,屬於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而文官們再怎麼氣憤難平,也定然說不出請官家廢太子這六個字。

找死也不是這麼個找法。

看在上四軍足夠帥氣拉風,將來還要多借無良爹之力,順帶扯著當擋箭牌的份上,趙昕也都忍了,不做計較。

換回的便是今日全面輿論氛圍的穩中向好。

「天子親率的上四軍果然看起來就不一樣啊。」

「說不得是驢糞蛋子表面光呢,照我說,還是和夏人幹仗的西軍要更能打些!一幫連血都沒能見過的雛兒能頂什麼事。」

「我是不懂什麼上四軍、西北邊軍的,我就覺得能跟著咱們太子殿下的兵錯不了,家裡的娘子都能沾光得一份活計。」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就有人大泛酸水:「世道真是變了,你說那些軍漢是走了幾輩子的運才能遇到太子殿下?

「往昔好人家的女兒都不願嫁過去,都是他們內部互相約為親家,要不眼巴巴的望著發下犯官妻女,僧多粥少,絕大部分要做一輩子光棍漢。

「結果太子殿下建了羊毛紡廠,指明了要禁軍家眷。活輕省,給的工錢也足,還包給誕下小兒啟蒙,看診開藥。

「結果這城裡禁軍的婚嫁行市一下就抖起來了,好人家的姑娘不說隨便挑,至少上門了不怕被老丈人打出來。」

「論謀略聰慧,咱太子殿下屬這個!」有人伸出大拇指比了比,然後十分感慨道,「上回太子殿下冊封,我在外地會友未能得見,也不知道今日有沒有那個福氣。」

這也正是文官們氣得鼻子都歪了,卻拿趙昕一點辦法都沒有的另一個根由。

那就是趙昕根本不在朝堂上提提高兵卒地位這件事。

而是通過合法合規,他們無從置喙的經濟手段,竭力扭轉固有認知印象。

也是因為趙昕將眼看就要落到泥里去的軍卒地位給抬了起來,東京城中的百姓才會他這個時齡只有七歲的太子擁有超強的好奇心。

在無數人的翹首以盼中,噠噠噠的清脆馬蹄聲快速地由遠及近。

開始有人驚呼:「馬,咱們太子殿下居然是騎馬來的!」

第45章

趙昕是特意選擇騎馬來的。

因為他爹同意他來開封府主持審理區希范一案並不是因為心懷百姓,藉機整肅朝堂風氣,也不是因為邊事緊要,需要安撫夷眾之心。

而是十分單純地想讓趙昕這個太子在東京城百姓心中留影,覆蓋掉皇室曾經接養子入宮撫育的記憶。

十三將軍已經是過去式了!朕現如今有了一個比十三將軍強百倍的親生兒子,做太子做得相當好。

如果你們覺得遊街留下的印象不夠深刻,聽著各種消息又覺得影影綽綽,那朕就讓他主持審理一場案子,讓你們知曉何為真正的天授之才!

我大宋是承天受命,天欲予之。我太宗一脈更是合理合法,合該坐皇位,太祖一脈少來沾邊!

趙昕在咂摸出他爹特地拉出上四軍給他壯聲勢之後的第三層意思後,就堅持要選擇騎馬出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