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州。
與東京城相比,韋州城上方的雲已是深灰近黑,似乎下一秒就會沉沉地壓下來,將一切都摧毀殆盡。
「相公,相公!」老屬吏急急奔出縣廨,將一件半舊不新的羊毛斗篷披在了疾步走出的區希范身上,一邊給他繫著綁繩一邊絮絮叨叨說道:「現今闔城都扛在相公您的肩上,更是要愛惜身子,出門得防寒,眼看這天就要下雪。」
區希范張開雙臂,任由老屬吏施為,臉上是難得的溫馴,把一眾從人是看得咋舌不已。
自打夏兵來犯,他們這位代掌州事的縣令就好似被點著的炮仗,一句話對付不上就得吃一通炸。
唯有在這個老屬吏面前,他們能夠追憶一下知縣相公昔日那副文人雅士風姿。
但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
眾人還沒欣賞夠呢,就有人匆匆來報:「相公,夏軍又在北門叫囂挑戰了!」
區希范當即一扯披風,左手按在腰間的刀上,右手一揮:「跟我來!」
待得區希范上至城牆,更多的人圍了上來。
地處西北軍州,百姓多少經過一些戰陣,所以慌倒是沒多慌。
只是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行,領軍打仗就更是如此,因此有過成規模領兵作戰經驗,而且實際在履行知州職責的區希范成為了無可爭議的領頭人。
「區知縣,包某已將鹽場四百餘鹽丁,和龐觀察使隱匿在其中的兩個指揮的兵馬全數帶來,這是調兵印符,還望區知縣收好。」
說話的人正是包拯,他奉命巡邊,行至韋州後趙昕就求了一道旨,讓他就地兼任了溫池縣新改造鹽場的主官。
意欲借他這剛正無畏的品性,好好殺一殺鹽場中最容易出現的官商勾結,哄抬糧價,濫發鹽鈔的腐敗風氣。
包拯也沒有辜負趙昕的期望,上任不過月余,就摸透了鹽場的運行規律。
還借用楚雲闊報社的消息渠道,及時收集全國州府的糧價,在去除極值後取平均值定收購糧價,三兩下的功夫就將糧鹽兌換所能產生的貪腐水分給擠出了個七七八八。
加之包拯那口鍘刀還沒還回東京,喪生於鍘刀之下的一連串性命也使得無人敢越雷池一步,使得溫池縣鹽場的氛圍出奇地好,反而使得不少缺門路的小商人願意往韋州運糧賺些辛苦錢。
區希范滿懷感激地用雙手接過包拯遞來的調兵印符。
將隱匿在鹽場中兩個指揮的兵馬交給他是計劃中早已定好的,是本分。
但將鹽場中的鹽丁全部帶出交給他可就是要承擔風險,是大大的人情了。
即便那四百多鹽丁無法直接上戰場,可四百多壯勞力絕對是妥妥的生力軍,做些運糧搬抬傷員的活綽綽有餘,在如今這座勞力匱乏的小城中珍貴異常。
然而包拯就是包拯,不等區希范說出感激的話來就直接說道:「眼下夏賊圍城,客套的話就免了。為國盡忠,休說是這區區幾百鹽丁,就是包某捐身在此也是份內之責。
「再說這也不是包某一人之功,還有薛詹事聯名作保。」
區希范只有應付著笑笑的份。
都說他秉性剛直,可和這位包御史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完全不是個。
但謝還是要謝的,畢竟人幫了他,禮數得周全。
所以區希范又看向站在包拯身旁的薛澤。
沒想到薛澤比包拯還急,區希范還沒起勢呢,薛澤就急吼吼開口問道:「區縣令,如今夏賊果然如龐觀察使所料舉兵來攻,想必此時應也收到我等傳信,將要領兵北上,拔除左廂神勇軍司這根釘子了。
「只是我等為餌,城中兵丁加上龐觀察使留下的兩個指揮並鹽場鹽丁也不過三千五百人。
「如今城外少說有萬五千人,距離我等最近的環州增兵來援至少要七日。
「孫子有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如今城外夏軍五倍於我等,必行攻城之法,不知區縣令可有良策禦敵?」
韋州是薛澤的又一大功勞所在,他絕不允許自己即將起飛的政治人生因為這種變故而墜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