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妃與馬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仿佛醍醐灌頂,周如晦沉甸甸吸了口氣,許多前程舊事瞬間就有了不一樣的意味。

「顛倒乾坤......」他沉吟著,再看向女兒時,隱隱添上憂色,「陛下獨有二子,太子殿下是先皇后嫡出,六歲封儲東宮,聰睿夙成,少時便有才名。及十五歲入朝聽政,三年多的時間,舉朝無人不稱道殿下兼資能斷,有賢主之象。」

一旁的程夫人心思快,嘴也快,周如晦要從古講到今,她卻等不及接過話,「太子既為嫡長,又得人心,儲君的地位萬分穩固。這樣的情形下,誰會閒得沒事生異心!若說是孫貴妃娘家子侄,那還有幾分合理,可宋希仁又不是,他這是要顛倒哪門子乾坤?顯見賠本的買賣,卻偏要去做,宋希仁這個人,相當可疑。」

越棠說:「宋家門楣不高,而先皇后出生楊氏,東宮近臣也多是高門世家子弟,來日若太子殿下登基,宋希仁不見得會有好前程。反觀孫貴妃,母家子侄官階平平,朝中沒有靠山,或許宋希仁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想要扶持二皇子,立下從龍匡輔的頭一份功?」

富貴險中求嘛,天下事皆如是,可程夫人不認同這個理由。

「要行險,至少需看到一絲成功的可能性。太子羽翼漸豐,且向來品行端方,易主乃是一絲苗頭都沒有的妄想,無異於痴人說夢。宋希仁若是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功勞,就搭上全族的性命,那他不是心機深沉,而是瘋了。」

但若不是為名利,一位初入朝堂的年輕文臣,又有什麼道理要做這種事?

越棠想不明白,今日回家,就是想聽爹爹與阿娘為她解惑的,可一時之間,爹爹與阿娘也沒什麼頭緒。

周如晦搖搖頭,「人心難測,究竟為什麼要做一件事,只有他本人知道,旁人不必多花心思揣度。千齡啊,宋希仁的動機,咱們暫且放一旁,有件事爹爹從前沒告訴你,但看今日的情形,是該讓你知道了。」

越棠緊張起來,問什麼事。

周如晦道:「宋希仁為翰林待召,常伴天子左右。當日宮中為睿王殿下尋覓王妃人選,最後選定你,還是宋希仁在暗中使的力。」

第15章 撞破王妃,您做什麼呢?

宋希仁耍了手段,讓她嫁給睿王?

越棠一時腦袋轉不過彎兒來,「他圖什麼?我也是他棋局中的卒子嗎?」又怪周如晦,「爹爹好嚴的口風,這樣的事,卻也不事先問問我的意思。」

程夫人忙在父女間打圓場,「千齡,此事不怨你爹爹,當日禁中踅摸睿王妃的人選,我與你爹爹都是知情的。如今貴人們開明,天家也不興仗勢逼臣子嫁女,同尋常人家那樣有商有量,就算議婚的是王爺,也會事先問問女郎家中的意思。可巧了,當日來府上通氣的中使便是宋希仁,他似乎有備而來,直言可以促成這樁婚事。」

周如晦接過話說:「睿王議婚,起先我同你阿娘也不很上心,畢竟候選在列的都是王侯公卿府上的女郎,咱們家在裡頭,並不算頂出挑。可當日宋希仁向我表態,態度十分誠懇,頗有為當年之事致歉的意思,我同你阿娘一合計,睿王此人品貌才學都是頂尖的,宗室得臉的近枝,卻與儲位之爭無涉,你若嫁過去,不說多尊貴,日子總算順心,我便點頭答允了。」

越棠驚訝過後,很快平靜下來。木已成舟,計較往事無用,人還活著就該往前看。

她思量,「宋希仁可不是熱心腸的人,他費力使我嫁給睿王,究竟是為什麼......爹爹先前說得對,這些事只有宋希仁自己心裡知道,咱們沒必要猜測,只看後果與如今的形勢,對誰有好處,對誰有壞處,推斷個大概,心中有數,不落入他的圈套,也就夠了。」

程夫人納罕看她一眼,「這還是我的千齡嗎?看來從前你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是怠懶,真遇上事,心裡還是門兒清的。」

「別人不知道我,阿娘還能不知道嗎?」越棠朝程夫人散漫笑笑,「阿娘與爹爹生出來的女郎,再不濟,總有您二老一半的智謀吧。」

一句兩句扯歪了,後來也沒能拽回來,一家人又熱熱鬧鬧地說到日常瑣事上去。

周家家風正,從上到下都沒有歪的斜的,家口雖少,但血脈親情很摯誠。越棠出閣後一人在睿王府支應,她看得開,善於給自己找樂子,倒不算孤苦,但回到了家,爹爹與阿娘的關懷像溫暖的涓涓細流,那種寬闊的安全感,幾乎令她溺斃其中。若有庇佑,誰願意頂立在風雨中?

越棠迅速地放下了心事,無憂無慮地退回到她久違的避風港。

周如晦如今對這個女兒只有憐惜,應承她道:「宋希仁的事你不必再想了,爹爹雖致仕,卻不是任人揉搓的老翁,何況如今朝中還有你阿兄——他宋希仁在天子跟前得臉,你阿兄可不不比他差。千齡啊,你在睿王府放寬心,只管照料好自己,一切有家裡替你打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