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島通過一環扣一扣一環的行動,終於挽回了自己最大的助力。然而,藤原真的會感激他嗎?
令松島意外的是,他們師生間親厚的羈絆居然因此事開始裂開縫隙,再也無法回到往日的純粹。
藤原對自己這個鐘愛的學生終於生出了忌憚之心:
他深知,松島「墮入黑暗」後,必將蛻變得比早川更可怕。後者是盲目崇拜軍國主義,以此為畢生理想;
而出身清貴的松島,他和他的父親都是標準的士大夫文官,講究博愛和公平,現在他卻因為權力而自願踐踏理想,以身殉道;這種反轉,往往意味著良知和溫情的徹底泯滅。
他的學生,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第52章 彩蛋:信孚證券交易所之爭
上海,一座百年通商口岸的傳奇城市,經濟與金融在此交匯,形塑出萬千繁華與暗流。
若追溯到1937年前後,這裡不僅是冒險家與買辦們淘金的樂土,更是各國勢力角逐的大舞台。
在這錯綜複雜的商業網絡中,有一家極為低調卻又至關重要的機構——信孚證券事務所。
它的名字在華洋各界並不顯赫,甚至藏身於一條普通的小洋行街中,但真正明白內情的人都知道,誰能掌控它,誰就擁有在戰爭與陰謀中翻雲覆雨的力量。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上海就成為遠東金融中心之一,聚集了來自英國、美國、法國等國的銀行與資本機構。
尤其在1920年代,西方金融巨頭紛紛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或合資機構,進行股票、債券、期票等交易,其中相當一部分面向當時的「准殖民地」市場。
伴隨日漸增多的華人實業家與企業興起,金融交易的規模急劇擴大,所需的證券託管與中介服務也日益繁盛。
信孚證券事務所便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
它最初只是一家替外資金融機構做結算與代理的小商行,卻憑藉創始人高超的人脈與風控技巧,逐漸在上海乃至整個華東的證券市場占據要衝位置。
簡單說,「信孚」的作用,相當於連通中外資本,撮合各類債券發行、股票上市與託管;
它被國際銀行圈默認為「安全且穩定」的第三方服務機構。
1930年代初,世界經濟衰退傳導至東亞,上海金融市場波動更是劇烈,大量投機資金進出,對證券交易和信用中介提出更高要求。
「信孚」在此時期逆勢擴張,吸納了部分外資銀行的專業團隊,處理起中國境內外的多種金融票據,其地位日趨牢固。
到1937年,中外勢力都不得不承認,「信孚」雖然牌子低調,卻掌握著相當可觀的客戶帳戶與結算渠道。
要知道,這些帳戶里流動的,可能是各種僑匯、外商投資、軍需訂單的預付款,乃至各派勢力的「灰色資金」。
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方面對外表現出「軍事強勢」,實際上卻必須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
巨額軍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靠國內發行國債或向國際市場舉債,都需要一種「中間操作」來避免政治與金融風險。
日本軍部橫空出世的金融天才早川澄明發現了這個契機,日方在上海急需一個可靠的金融窗口,可以讓他們在戰前悄無聲息地從當地吸血:
以各種名目吸收當地的買辦資本以及國際資本——發行軍用公債或其他形式的「戰時債券」,那些總想多邊下注的騎牆派們不會放過發戰爭財的機會;
管控敵對勢力或競爭對手的資金流向——若能在證券流通環節占據中樞,可有效追蹤和打擊抵抗組織的財政來源。
掩護軍方的敏感資金流——一些購置武器、支付間諜活動經費等需求,不宜出現在官方帳目上,需要由第三方「事務所」來洗錢或轉手操作。
以早川澄明與松島輝一郎為代表的駐華大本營,若想在金融層面穩住局勢、攫取利益,「信孚證券事務所」就是不可繞過的一步好棋:
一旦將它牢牢掌控,便等於控制了一條涵蓋民間—政府—國際的多重資金脈絡。這對於長期發動侵略、鞏固占領區經濟也將發揮巨大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也深諳「銀彈」同樣是革命不可或缺的一環。
尤其在抗戰初期,新四軍即將成立,需要大量經費購買武器彈藥、補給物資,並支持「宣傳與策反」工作,更要保障根據地或敵後交通線的運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