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向虞昭昭招手,卻發現手沉甸甸,垂眸去看,這才注意到蕭無咎正牽著她的手腕,微微一愣。
虞昭昭自然也看到了,大眼興味地彎了彎。
「聽說小國舅和人掉水裡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虞昭昭的八卦魂熊熊燃燒,連續拋出兩個問題。
一邊親昵地挽上了好友的左臂,一邊忍不住往她被蕭無咎握住的右腕瞟去,眸光熠熠。
蕭無咎這才慢吞吞地放開了楚明鳶的手腕,隨那名小內侍進了紫霄殿。
面對虞昭昭,楚明鳶半點也沒隱瞞,從謝雲嵐將她騙去那間無名水閣說起,一直說到袁瀚與謝雲嵐落水,以及袁渙代袁瀚向謝家提親。
虞昭昭目瞪口呆,圓張的小嘴都快合不攏了。
心情更是隨著好友的敘述跌宕起伏,一忽兒驚嚇,一忽兒發怒,一忽兒叫絕,小臉上的表情精彩變化。
最後變成了一種驚嘆的情緒:
話說,自家阿鳶自打與蕭探花結緣後,似乎變得異常兇猛!
不過——
想著,虞昭昭看向了前方的蕭無咎,青年身形修長挺拔,像挺拔的雪松翠竹,任雪落天晴。
「原來蕭探花竟然是這樣的蕭探花!」她發出唏噓的喟嘆。
心想:蕭無咎這行事怎麼更像是彪悍的武將,與蕭尚書的家的畫風不太像啊!
莫不是在民風彪悍的西南待了三年,沾染了點匪氣回來?
虞昭昭突然興致大起,指著蕭無咎的背影說:「阿鳶,我們也進去湊湊熱鬧,看看那些貢士寫的《百壽圖》吧。」
紫霄殿內,人頭攢動,裡頭的賓客個個錦衣華服,珠光寶氣。
此刻,好幾個文臣都圍在居中的紫檀木雕龍紋大案四周,欣賞著案上的那幅猶帶墨香的《百壽圖》,一個個讚不絕口。
皇帝紅光滿面,笑著拈鬚問:「蕭無咎,你覺得這幅字如何?」
「依你之見,這誰的字最好?」
以王照鄰為首的那十名貢士的目光便落在了蕭無咎身上,心知這是上一科的探花郎,一朝金榜題名,天下皆知。
而今科春闈,該輪到他們這一批貢士光宗耀祖、揚名天下了。
貢士們不由熱血沸騰,眸光灼灼。
蕭無咎一手負於身後,優雅地站在大案前,欣賞了那幅《百壽圖》一眼後,含笑道:「這些字各有風骨,誰最好我不敢斷言……」
聽到這裡,御座上的皇帝有些意興闌珊地飲著酒。
蕭無咎這話分明是不想得罪人,無趣得緊。
但下一刻,蕭無咎後面的話又挑起了皇帝的興趣:
「倒是……此人的字頗有東施效顰之嫌。」
蕭無咎伸出一根食指,點向了其中一個以楷體書寫的「壽」字。
旁邊幾人好奇地順著他的指尖看去,「咦」了一聲。
蕭無咎適才不在,應是不知這個楷體的「壽」字是何人所書,但在場不少人都知道。
於是乎,好幾道目光掃向了今科會元王照鄰。
「阿鳶,你怎麼看?」蕭無咎用背在身後的那隻手對著楚明鳶微微地勾了下食指。:
後方走來的楚明鳶將他的小動作收入眼內,便頂著眾人古怪的目光也朝那幅《百壽圖》湊了過去,柳眉動了動。
「這手台閣體倒是頗有王首輔的幾分風采。」楚明鳶漫不經意地贊了一句。
與蕭無咎不動聲色地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蕭無咎曾告訴她,在桂榜揭曉後,他去過一趟貢院,查看王照鄰和何躍思親筆手書的真卷。
為了杜絕舞弊,貢生們的考卷會在會試結束後,由謄錄官抄寫一份草卷,再統一交由考官們評閱。
今次的會試,主副考官們因為定誰為頭名會元爭執不休,就把王照鄰和何躍思的真卷調了出來。
考生們用的都是台閣體。
兩相比較之下,王照鄰的這手台閣體肖似首輔之筆,明顯高何躍思一籌,得了考官們一致好評。
他便成了今科的會元。
蕭無咎與楚明鳶點到為止,各自只說了一句話。
一個貶,一個贊。
但兩者結合在一起,眾人便明白了,原來如此——
東施是王照鄰,西施便是當今首輔王其昌。
王首輔是三十幾年前先帝欽點的狀元,特精楷書。
其書法秀潤華美,正雅圓融,尤得先帝賞識,上有好,下必甚焉,引得朝中官員、考生們爭相效仿,被先帝贊為「我朝王羲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