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瘋批反派HE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遑論烏黑長髮一絲不苟梳成飛天髻,正前別著赤金色九鸞銜珠華勝,兩側各一支鎏金貼翠蓮紋釵,腦後別著一枚掐絲蝶戀花後壓簪,垂下的流蘇隨她款步走動簌簌輕搖,妍麗高貴得遙不可及。

舜英肩並肩走在元旻右側,目不斜視從殿中走過,走到東側螭陛下,元旻扶著她,與自己一同坐在東側座首。

西側座首的苻灃忙起身施禮:「小王眼拙,竟不知褚少卿如此尊貴,先前多有輕慢。」

舜英微笑回禮:「建寧王陛下太過謙遜了,先前國祭,末官身為鴻臚寺少卿,自當對貴賓照應周全;今為家宴,夫主為一國之君,妾身自當以翊王之妻出席,方合乎禮數。」

苻灃落座,細看她片刻,笑著問:「恕小王冒昧,王后殿下看著有些面善。」

元旻笑道:「好眼力,當年拙荊易釵而弁,隨朕流落貴國,幸得陛下仁善施救。」

苻灃點頭稱是:「賢伉儷患難相扶、同甘共苦,足見鶼鰈情深,此一樽我兄弟敬二位。」

下意識看向右手邊,卻只見苻洵正埋頭喝著悶酒,忽地心神一震,想起翊王后為何看起來如此眼熟了。

其實幾年前救人時,苻灃並未注意小小隨從的容貌。

今天面對著翊王后,他想到的是洛川別苑的那名侍妾,時常與苻洵出雙入對,叫什麼錦瑟,容貌與翊王后竟有七八分相似。

再聯想之前多次與苻洵對酌夜談,霎時心頭雪亮,驚得魂飛魄散。

苻洵若無其事地斟滿酒樽,遙遙看向對面夫唱婦隨的二人,雙眸清亮、唇角笑意如花,挺直上身將酒樽高高舉起,朗聲道:「臣弟與王兄,同祝陛下夫婦瓜瓞延綿、白頭相守。」

元旻端起自己和舜英面前的酒杯,逐次飲盡,淡淡一笑:「多謝建寧王陛下與建業侯,拙荊不勝酒力,此杯由朕代飲。」

舜英轉向中常侍:「高朋滿座,怎不見舞樂助興?」

元曇也附和:「王兄,兩國已簽盟約,自此都是太平人間,不如藉此美酒華宴,奏一曲《醉太平》?」

元旻欣然應允。

冰塊從銅鼎里沁出絲絲涼意,和著蘭麝馥郁、美酒醇香,釀成滿殿醉人的喜悅。翠袖招搖、綠腰纖軟,舞者飄搖轉旋、流風回雪。

箜篌聲脆如玉碎、琵琶輕攏慢拈、篳篥幽幽嗚咽、羯鼓輕擊慢敲。

先一段悠長空茫,仿佛見到茫茫朔北、綿綿青山、潺潺流川,拱衛京師的大好河山;

而後箜篌囀啼,琵琶嘈嘈切切,篳篥變得綿長清亮,從蒼黃朔北入錦繡城池,鶯歌燕舞楊柳依依,笙歌遍地人自醉;

箜篌愈發輕快高昂,石破天驚逗秋雨,琵琶愈發繁音急節,篳篥漸不可聞,羯鼓愈發激烈密集,似有金甲照落霞、秋風吹鐵馬,直至四夷歸化;

羯鼓漸歇,篳篥細長漸弱,太平盛世日復一日漸至歲月悠悠,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所有樂聲戛然而止。

殿中眾人靜了片刻,大夢初醒般,嘖嘖稱讚。

元旻目光如炬掃過殿中,笑容冰冷而鋒利,聲音字字鏗鏘:「朕不擅音律,謹以一曲《破陣樂》,敬獻建寧王!」

第47章 霸王卸甲

宮人魚貫而出,衛尉卿馮廣年接過鼓槌,座下眾樂工各執羌笛、二弦、三弦,琵琶,其餘笙、編鐘、胡琴各有所屬。

一名男子身披銀甲,率戎裝兵士百人上殿,單膝下跪,朗聲道:「臣羽林衛副指揮使褚鈞賢,率麾下男兒為陛下助興!」

衛士自成方陣,接過一旁宮人送上銀漆木質的刀劍、槍戟。只待馮廣年手起槌落、笛聲起調,編鐘隨後,琵琶、二弦、三弦、胡琴接踵而至,其餘奏樂緊緊附和……殿中刀光劍影、陣型變換、吶喊震天,如有千軍鼎沸、萬馬奔騰。

撲面而來狂嘯的秋風、血色的晚霞,乾草、衰楊、黃沙的氣息充斥鼻腔、噎滿咽喉,橫槊掃千軍、血流漂杵腥,烽火照亮了玄陰山的黑夜、飛雪掩蓋了河邊無定枯骨,圓日急速墜下烏蘭山、長流川煙波之中千帆爭渡、伊河濁黃的激流沖向大海…

滿座衣冠心旌激盪,酒酣耳熱間不知不覺以著擊盤,慷慨和歌……

君不見,朔北八月塞草腓,十五從軍八十歸;

君不見,黃沙磧里無流水,柘枝城中少春暉;

君不見,昭君遠嫁已年多,烽煙又起人不寐;

君不見,粼粼白骨夢春閨,古來征戰幾人回;

君不見,何年秦皇空九宇,邊聲連角喚霍衛?

殿中氣氛從磅薄激昂逐漸慷慨悲壯,最後琵琶「錚錚」六聲急促銳響,收金止鳴,萬籟俱寂。<="<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