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喪夫後又被前任獨占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重逢

士兵們將其扣在了這裡,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沒有再回來,黑沉沉的柴房裡,玉昭和秋朧兩個人相擁著取暖。

玉昭在極度的疲憊中睡著了。

也許是秋朧提到了那個人的原因。昏昏沉沉的夢裡,她又回到了那個杏滿枝頭的青蔥時光,長安的十五歲。

她又見到了謝岐。

說起長安,其實玉昭並不是長安人。

玉昭祖籍杭州,在江南水鄉待了將近十五個年頭。

玉昭,原本姓沈。

及笄的那一天,沈父送她的及笄禮,是將她送去了長安。

那是玉昭有生之年第一次去往長安。

那一年,她第一次離家,從杭州輾轉到了長安,中間足足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她亦是第一次意識到,那個百姓口中繁華之極的天子之城,原來是這樣的遙遠。

長安有王家,王家有她素未謀面的舅舅王青嘉,與玉昭逝去的母親同為親兄妹。

到達長安的那一日,王青嘉親自攜家眷迎接她們父女二人。

王青嘉似乎與沈父並不熱絡,禮貌地寒暄了幾句之後,便將注意力轉向一旁的玉昭。

玉昭記得舅舅那天使勁拍了兩下她的肩膀,一語不發,只是紅了眼眶。

王青嘉身後站著一個精明華貴的美婦人,看上去三十出頭,風韻猶存。

美婦人的身邊跟著一個清秀的少年,還有兩個嬌俏的女郎,她們都在好奇地張望著她。

一路上沈父已經跟她細細講過王家的情況,玉昭見到來人便知道,這是她的舅母孫氏,圍在她身邊的是她的三個孩子。

清秀少年是她的表哥王玉樓,兩位女郎則是她的姐姐王汝芝、王宜蘭。玉昭含笑與他們一一見了禮。

長安城比玉昭想像中還要繁華,而王家也比她想像中還要大一些,規矩也更多一些。

初到王家,與玉昭想的不太一樣。

沈父在王家待了幾天之後,便獨自離去了,將玉昭一人留在了這裡。

臨走之前,沈父細細與她叮囑了諸多事宜,玉昭一一記下,心中卻猶疑又怕,她隱隱感覺阿爹不會再回來接她了。

果然,幾個月後,沈父因病離世,玉昭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王家沒有讓她回去扶靈,他們將這個消息告訴她的時候,沈父已經去世了一個多月。

玉昭悲痛欲絕,哭了三天三夜,徹底病倒了身子,纏綿了病榻數月有餘,從此染上了風寒的病根。

王青嘉這個做舅舅的沒有虧待她,天天流水一樣的補品湯藥往她那裡送,從不計較花費多少。

數月之後,玉昭的身子終於康復。

她病好的第一件事,便是讓丫鬟攙扶著來到王青嘉的書房,跪在王青嘉的面前,感激他的恩情。

從此之後,王家多了一位規矩識禮的表姑娘。

因是寄人籬下,玉昭在府中小心行事,不敢行差踏錯一步,平日裡居住在王青嘉給她安排的浣水閣,從不輕易出去。

王青嘉給她改了名字,將她的沈姓改成了王。

不久之後,王青嘉升了官,政務越來越忙,留在府中的次數變得很少。

王青嘉不來,那個面熱心冷的舅母孫氏則更是對她懈怠。

孫氏作為當家主母,與王青嘉成婚至今,相敬如賓。王青嘉雖然納了幾房小妾,但這麼多年都無一兒半女,足見孫氏平日理家有方、為人決斷。

玉昭來到府中之後,孫氏只面上象徵性地探望過她一兩次,叮囑下人不能短了吃穿用度,之後就把心思全部撲在了她的親女身上。

兩個姐姐也並不喜她。

十五六歲花一樣的年紀,正是爭奇鬥豔、掐尖要強的時候,她們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表姑娘並不友好,態度淡淡的。

只有表哥王玉樓時不時來看望她。在最冷的時節吩咐下人給她送來炭火冬衣,還定時給她送來幾本書籍字帖,叮囑她勤加學習。

平日裡帶著兩個妹妹出府遊玩的時候,也總是會捎帶上玉昭一起。

王玉樓及冠的那一日,孫氏在府中舉辦了盛大的宴席,宴請了很多賓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