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田家四季[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銘川沒多待,出了余家就去找了村裡的吳阿麼,吳阿麼是個可憐的,相公早死,生了一個哥兒一個姑娘被夫家嫌棄,苦熬了十餘年,才將兩個孩子拉扯大,日子稍微好過了點。

吳阿麼沒有別的本事,但種出來的菜又水靈又清甜,還總能有一些旁人沒見過的菜種。

李銘川就是想來買些菜種,雖說已經快清明了,也還是有不少菜能種下的。

吳阿麼的菜種便宜,他還細心,見是李銘川,知曉他應當是沒有種過這些的,家裡也沒個婦人夫郎看顧,便細細囑咐了他這些菜種要如何照料。

李銘川買了些玉米和莧菜種,回家就拿了鋤頭鬆土播種。

余禮和余雪這一趟也頗有收穫,摘了兩大籃子的野地菜,還尋得了不少野蔥。比起地菜來,野蔥的口味顯得更特別,入口是甜絲絲的,嚼到後面又還有些辣味。

野蔥也是能包餃子的,但既已做了主意做地菜和韭菜的,余禮便不打算再做野蔥餃子了。

他想把野蔥抹進白面劑子團吧幾下變成菜卷,回頭再往裡夾兩片肉,給他哥和娘送過去,清明時,還能讓李銘川帶幾個回。

做菜卷是要不了這麼多野蔥,但平日裡炒著燉著都能吃,是個好東西。

做餃子也要不了這麼多野地菜,余禮打算到時把剩的野地菜做成素包子,裡面能加些豆腐,願意的話,還能加些筍乾。這素包子在鎮上,也最少要兩三文錢一個呢。

日子就這樣過著,趙雨梅在鎮上還去找了個浣洗衣服的活計,余廚子昏了好些天,才慢慢能睜開眼睛,她整日裡沒別的能做的,又憂心家裡的銀錢,便想了這個法子。

餘風去看她時不肯讓她多洗,余禮給她送飯時,也不願見她太久把手泡在冷水裡,趙雨梅便也沒多尋主顧,一日就賺上幾個銅板,也能讓她心安些。

李銘川回村的時日比前段時候多了,他在鎮上也不是日日有事做,但許多掌柜主家都知他的性子和力氣,有事時都願意找他。

若是哪日工錢不錯,他回鄉時都會給余禮帶點什麼,頭先提親時沒買上的糕點,後天又給余禮買了一回,其實也就是吃個新鮮,還不一定有餘禮自個兒做的好吃呢。

余禮也沒閒下來過,但他在家裡好歹有餘雪幫著陪著,兩人管著雞鴨田地菜園,還要隔三差五去鎮上送吃的,等他想起喜服喜被還沒準備時,已過了穀雨了。

穀雨是橋西村家家戶戶都注重的日子,牲畜配種、魚塘繁殖、地里施肥除草防蟲,都是這時候該忙碌的。菜園裡,也該是種上地瓜的時候了,沒有田地的窮苦人家也盼著院子裡種的地瓜熟後能填飽肚子吃上一陣子。

就算不提家中事,務工的人也指著這段時日多些進項,去年余禮就同著村裡的小哥兒一起去采了桑,賺了一把銅板。而漢子還會去種棉花,這不是普通村民能種的起的,多是富戶,為著節省時日,會雇上不少漢子去呢。

余禮畢竟只是一個小哥兒,做不了那麼多事,幸得這時,余廚子已大有起色,命是保住了,雖不能走,但也不用再日日待在醫館,趙雨梅同他一起回來了。

從李銘川送上彩禮那天起,余家便把零散借的銀錢還光了,本想把村長那一兩也直接還了,但醫館還有些許花銷,餘風也想家裡多少得留幾個子,便先沒動了。

現在餘風又發了月錢,趙雨梅也多少賺了一點,家裡再沒有什麼別的開銷了,一回村,趙雨梅就端上一碟余禮做的香煎蘿蔔糕並幾個蛋去村長家還錢去了,早還早安心。

這段時日余禮和余雪蛋吃的少,只送飯時做上一點,籃子裡又積了一些。

余廚子還說不得什麼話,隻眼睛轉動著,他像是很久才認出余禮,沖他動了動嘴巴。

余禮專門給他蒸了一個蛋,放不得調料,就在上面鋪了一層切得細細的南瓜,蛋蒸得軟嫩,南瓜也一抿就化。

蛋是余雪餵給余廚子的,余禮自己吃過後,搬著凳子拿著針線坐在了他爹的床邊,手裡是一匹李銘川送來的麻布。

余家現在兩匹絹布兩匹麻布並一匹喜布,全是李銘川送過來的,還一匹都沒動過。

不過二十日,就要立夏了,余禮打算全做了出來。麻布就做他爹、哥哥和李銘川的夏衣,夏衣要的布料少,夠做了。絹布也能給他自己,娘親和小妹各做一身夏衣,沒準還能剩下些做頭繩。

得抓緊著時間了,余禮心裡有些成算,麻布衣服能讓他練練縫補,絹布衣服得繡上幾朵花,正巧練練他的刺繡。

左右娘親和小妹是不嫌棄他的手藝的,但嫁衣上的不同,針腳太過粗糙是會惹人笑話的。

他邊做著邊跟他爹嘮叨:「早說了要你收著點火,少喝點酒,你看現在倒好,生氣都發不出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