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與將軍解戰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見殷祝咳嗽得厲害,他又趕忙放下密信,給殷祝倒了杯熱水,誰知著急忙慌之下,竟將水灑出了些在那紙上。

但也因禍得福,透過泅開的水漬,能隱隱從紙上看出幾個字來。

殷祝顧不上喝水,定睛一看。

上面寫著三個大字——

「你是誰?」

「有意思,」殷祝喃喃道,「看來這盧及的確聰明。」

宋千帆和宗略的關係,已然算得上親近,回信時措辭語氣也都慎之又慎,居然這樣也都被發現了不對,看來這個盧及是相當小心謹慎、心細如髮的一個人。

但他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詢問寫信人的身份?

殷祝思考了片刻,把那密信交給蘇成德:「拿給刑部去查一查,看看他是用了什麼方法吧字體隱形又顯示的,等查清楚後一併報給宋千帆。」

「是。」

殷祝走到書房中懸掛著的巨幅地圖前,仰起頭,望著邊境線上貼滿的大夏旗幟,和那最前線陣地之上、最為醒目的龍旗,靜靜看了許久。

每次心煩意亂時,他都會選擇看地圖上宗策所在的位置。

仿佛透過它,看到了遙遠戰場上漫天的硝煙塵土,無聲的戰火交鋒。

和他乾爹騎在馬上,率領全軍衝鋒的畫面。

曾經的宗策,歷經百戰,身名俱裂,回首萬里,故人長絕,只能獨自在淒清月色下,用皸裂的大手撫摸過一座座同袍的墓碑。*

然後再收拾好心情,整裝出發,去未知的戰場迎接下一次的慘烈離別。

前不久,殷祝就夢到了這樣的畫面。

他從夢魘中驚醒,然後整整一晚都未能入眠。

醒來後,他處置的手段比從前更加無情殘忍,對待那些敢趁亂發國難財的貪官污吏,更是毫不留情,殺一儆百。

因為殷祝知道,對他們仁慈,就是對前線拼死官兵們的殘忍。

殺讀書人的罵名他來擔,就算被史書記載為暴君,那也沒關係。

只要山河十四郡能歸復,只要他乾爹能好好的凱旋歸來,這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

殷祝這樣想著,可到底還是抵不過心中思念,走到博古架前,從一個幾乎身價比金的沉香木匣子裡,翻出了那塊他乾爹送他的香料。

放在手中把玩良久,但還是捨不得燒。

最後他嘆了口氣,重新放回了匣子中,又有些埋怨起他乾爹來:

從前打仗還知道寄信寄禮物報平安,現在戰事吃緊,信不寄也就罷了,居然連東西也不寄了,不知道宋姑娘久居深宮裡,天天都盼著鴻雁傳書嗎?

算啦。

等下次歸太醫再來的時候,問問他,年輕男子要是那方面不行,該怎麼治吧。

……總不能叫宋姑娘守活寡吧。

作者有話說:

*出自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第73章

「轟——!!!」

「將軍,屹人又開始衝鋒了!」

悽厲號角聲中,喊殺聲震天,滿臉血污的親兵跌跌撞撞地奔到了宗策面前,「情報有誤!來的絕對不止三萬援軍!」

宗策霍然轉身,被鮮血浸染的暗紅戰袍在空中划過凌厲弧度:「暮安關沒守住?那城裡的反抗軍呢?」

剛從城裡逃離的親兵紅著眼眶道:「城牆被炮火轟塌了,當地鄉親們,只逃了一小批,小的也是拼死才逃回來給您報信的。剩下的,都、都被那幫野狗殺了,割了腦袋,在城外築了京觀……」

「廢物!」

一向好脾氣的宗策,也忍不住痛罵起了暮安關的守將。

雖然暮安關的戰略價值不如巒安關重要,但也是夏軍在收復山河十四郡中的關鍵跳板,失去了暮安關,意味著他們接下來就要面臨兩路大軍的夾擊,等到開春汛期河水暴漲,萬一他們決堤引河而下……

而且這座城池他們剛剛攻下不久,城中住民,甚至還有三分之一的屹人和屹夏混血,這些天來光是鎮壓城中暴動,就花費了他們不少兵力,損失頗重。

「下令全軍,撤!所有武器糧草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直接一把火燒了!」宗策果斷做出了決策,「這裡不能再待了,我會寫信給陛下說明此事,所有責任我一力承擔,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